《大氣十條》實施五年中國PM2.5下降約三成 環境監測設備功不可沒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提升,環保問題成為了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難題,國家針對大氣環境污染等疑難問題,于2013年9月由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十條》,提出的目標是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中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2013年-2017年間全國人均PM2.5暴露水平從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下降32%。其中,減排是中國近年來空氣質量改善的主導因素,貢獻率達91%。
2019年11月18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院士課題組、賀克斌院士課題組、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題為《2013-2017年間中國PM2.5空氣質量改善的驅動力》(Drivers of improved PM2.5 air quality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17)的論文,評估了2013年-2017年間我國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改善情況和健康效益,定量分析了《大氣十條》各項政策對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
為全面評估《大氣十條》的落實成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院士的研究團隊在梳理總結五年間空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依托清華大學開發的中國多尺度排放清單模型,結合大氣化學傳輸模型和大氣污染暴露-響應模型,評估了2013年-2017年間中國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驅動因素,逐一定量了《大氣十條》中各項政策的貢獻。
研究發現,《大氣十條》實施以來,2013年-2017年間全國人均PM2.5暴露水平從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盡管年際氣象變化可以顯著改變PM2.5的濃度,但從5年的趨勢來看影響相對較小,減排是中國近年來空氣質量改善的主導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量化評估了《大氣十條》各項政策對2013年-2017年間中國PM2.5污染改善的貢獻。其中,提高工業排放標準(電廠和排放密集型工業部門)、升級工業鍋爐、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在居民區推廣清潔燃料等是減少PM2.5污染和健康負擔的主要有效措施。從全國范圍來看,氣象條件對PM2.5濃度下降的貢獻率僅為9%,而空氣質量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人為排放的減少,貢獻率達91%。
研究顯示,通過《大氣十條》主要政策實施,全國范圍內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800萬噸,一次PM2.5排放350萬噸。工業行業提標改造(包括電力超低排放改造和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燃煤鍋爐整治、落后產能淘汰以及民用燃料清潔化是對空氣質量改善為有效的四項政策。上述四項政策措施分別使全國人均PM2.5濃度暴露水平下降了6.6、4.4、2.8和2.2微克/立方米。
通過以上研究報告,不難看出,整治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提上了正軌,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應對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其中,通過部署相對應行業的環境監測設備,通過“先部署監測,后統籌治理”的方式,通過城市網格化建設,將監測點由“點、線、面、塊”的形式,連接成區域化監測,從宏觀角度對整體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解決。
盡管《大氣十條》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空氣質量改善,但目前中國的空氣污染依然十分嚴重。例如,中國338個地級市中,有64%的城市在2017年未能達到年度PM2.5水平的國家標準。因此,持續有效的排放控制措施仍然是當務之急。此外,全國大氣臭氧污染增速加快,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眼下,監管體系、檢測標準、監測儀器都更趨完善,全國空氣質量正在慢慢改善,相信積小流終成江海,空氣污染治理不能只爭朝夕,更需要堅持,與環境難題打持久戰,鞏固和深化《大氣十條》的措施和政策基礎,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